2024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每日练习优选(2.19)
四川公务员行测题量较为稳定,全部为选择题题型,共计100题,分值100分。考察内容为常规五大题型,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部分,各小题型略有变动。
四川公务员行测考试时间120分钟,100道考题,平均每道题的解题时间仅有一分钟,这给考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仔细分析历年真题你会发现,四川省考虽然题量很大,但都不是很难的题目,旨在考查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思考、推理、解题能力。历年四川省考均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和组织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需要复习的考生可借鉴参考:2024年四川公务员考试教程(点击订购)。下面四川公务员考试网就行测科目为考生提供一些练习。
接下来完成1-3题!
1.某案的两名凶手在以下五人中,经过公安部门的侦查后得知:
①只有甲是凶手,乙才是凶手
②只要丁不是凶手,丙就不是凶手
③或乙是凶手,或丙是凶手
④丁没有戊为帮凶,就不会作案
⑤戊没有作案时间
这件案件中的凶手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丁和戊
D.丙和丁
2.通过电视、音乐、录像、电影,尤其是十年来迅速普及的互联网,美国和欧洲制作的娱乐节目在中国青年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位置。另外,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的网络游戏和电视剧在中国青年中越来越有市场。文化的娱乐化和现代传媒的扩展导致出现全球消费主义,中国也不例外。可见()。
A.消费已成为当代青少年自我表达与认同的主要方式
B.中国青年的文化生活越来越贫乏
C.全球化对中国青年的文化和消费造成了重大影响
D.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3.张教授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委员,所以网上批评他学术不端行为的帖子不可能是真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上述推断才是必然可靠的?()
A.该委员会的委员在人选之前都经过严格审查
B.网络上的言论是不可靠的,且批评的帖子没有署真名
C.该委员会的委员从来没有人被指责有学术不端行为
D.凡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的委员都不会有学术不端行为
参考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
根据⑤戊没有作案时间,戊不是凶手;根据④,丁不是凶手;根据②只要丁不是凶手,丙就不是凶手,丙不是凶手;由③乙或者丙是凶手,凶手是乙;根据①,甲是凶手。因此凶手是乙和甲。答案选A。
2.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题干主要信息是文化和消费的全球化。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题干主要说的是文化的娱乐化和现代传媒的扩展导致出现全球消费主义,强调的是全球消费,没有提到与当代青少年自我表达与认同的主要方式有关的信息,A错误;B项题干说的是中国青年的文化和消费趋于全球化,不是文化生活的贫乏,B错误;C项题干说的是中国青年的文化和消费趋于全球化,即全球化对中国青年的文化和消费造成了重大影响,C项正确;D项题干没有提到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信息。条件:张教授与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委员的关系,结论:张教授与不会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关系。
第二步:根据三段论特点得到以下步骤,直接得出结论。①在条件和结论不同的对象间搭桥,即在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委员与不会有学术不端行为间搭桥;②搭桥的方向:由条件的对象指向结论的对象,即由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委员推出不会有学术不端行为;③该表达必须是充分的表达,即所有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委员都不会有学术不端行为。
第三步:分析选项得出答案。通过分析,D中说法正是第二步的结论,故正确答案为D。





点击分享此信息:
